内分泌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该类患者常无特异性症状或体征,容易被漏诊、误诊。早筛早治可大幅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及中国内分泌性高血压协作组基于临床证据和临床实践,就内分泌性高血压的筛查适宜人群、筛查方式、筛查结果解读等相关问题,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形成《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
现状
内分泌性高血压(endocrine hypertension)指由内分泌相关疾病或相关因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其患病率约占所有高血压的20%,是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内分泌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伤的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更高,其中卒中风险增加 2~3 倍,心血管风险增加 6~8 倍,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1.5~2倍,死亡风险增加 2~3 倍。内分泌性高血压常有针对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措施,部分患者可被治愈。因此,针对内分泌性高血压的早期筛查和诊治可大幅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并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然而,由于该类患者常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加之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的重视不够、多学科合作不够充分、缺乏规范管理流程等诸多因素,患者常被误诊、漏诊 。
分类及筛查(肾上腺疾病部分)
一、肾上腺疾病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症筛查要点
要点1: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新诊断高血压)至少进行1次原醛症筛查。初筛阴性的高危人群(包括难治性高血压、合并低钾血症或肾上腺结节的高血压患者),可进行重复筛查(推荐强度2;证据质量●●○○)
要点2:推荐检测非卧位2 h的血浆醛固酮、肾素,并将醛固酮与肾素比值(ARR)作为原醛症的筛查指标(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要点3:推荐在药物洗脱条件下(停用可能影响ARR的降压药或换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至少2周;若使用利尿剂及甘草类药物则至少停用4周)筛查原醛症;基于肾素浓度的ARR切点为2.0(ng/dl)/(mU/L),基于肾素活性的ARR切点为30(ng/dl)/(ng·ml -1·h -1)(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要点4:可在未行药物洗脱条件下筛查原醛症,但应合理解读结果(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二)库欣综合征
库欣综合征筛查要点
要点5:推荐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库欣综合征,如典型库欣综合征体貌、难治性高血压、与年龄不符的骨质疏松、肾上腺或垂体意外瘤等(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要点6:推荐首选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作为库欣综合征的主要筛查方式(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要点7:1 mg过夜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后血皮质醇(8∶00 am)水平≥50 nmol/L(即≥1.8 μg/dl)为筛查阳性(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三)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s)
PPGLs筛查要点
要点8:推荐在高危人群中筛查PPGLs,如高血压患者伴有PPGLs相关症状、肾上腺意外瘤、不明原因的心肌损害或PPGLs家族史等(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要点9:推荐测定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类物质(MNs),即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甲氧基肾上腺素(MN),作为PPGLs的主要筛查方式(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要点10:推荐使用LC-MS/MS检测MNs(推荐强度1;证据质量●●●○)
(四)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
CAH的筛查要点
要点11:高血压伴低钾血症的患者,若血浆醛固酮低和肾素低,建议筛查CAH等相关疾病(推荐强度2;证据质量●○○○)
要点12:高血压伴低钾血症的患者,若性发育异常,建议筛查17α-羟化酶缺陷症和11β-羟化酶缺陷症等(推荐强度2;证据质量●○○○)
(五)肾上腺去氧皮质酮瘤
肾上腺去氧皮质酮瘤罕见。通常体积较大且为恶性肿瘤,但也有良性肾上腺去氧皮质酮瘤的个例报道 。去氧皮质酮瘤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早发的难治性高血压,同时伴低钾血症、低醛固酮及低肾素血症。去氧皮质酮瘤还可过度分泌雄激素或雌激素,出现男性女性化或女性男性化的临床表现。该类患者的血DOC或尿液中的四氢去氧皮质酮常超过正常参考上限。
总结
内分泌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考虑筛查内分泌性高血压。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内分泌性高血压有对应的筛查对象、筛查方式和鉴别线索,如 表3 所示。
· 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 ·
参考文献:
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 中国内分泌性高血压协作组. 内分泌性高血压筛查专家共识(2025版)[J]. 中华内科杂志, 2025, 64(4): 288-301. DOI:10.3760/cma.j.cn112138-20250103-00007.
相关文章:
【重磅发布】中国继发性高血压临床筛查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