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788084(1).jpg

临床案例:表现为睾丸疼痛的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合成和释放过量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从而影响心血管系统及引起代谢紊乱。嗜铬细胞瘤年发病率可达 3 ~4 例/ 百万人,占高血压患者的 0. 1% ~ 0. 6% 。由于嗜铬细胞瘤分泌儿茶酚胺产物不同,故引起多变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持续性和阵发性高血压,有些患者可以发生持续性高血压伴阵发性加剧,其他典型临床表现包括阵发性头痛、心悸、 多汗等症状。然而,小部分血压正常的嗜铬细胞瘤患者由于缺乏血液动力学的特征(包括高血压)可能会被漏诊,据文献报道占意外嗜铬细胞瘤13. 5% ~ 55% 。本临床案例就是一名血压正常且表现为睾丸疼痛的嗜铬细胞瘤患者,患者情况如下:


案例情况

基本信息:

一名51岁的白人男性,曾有以下病史:高血压(两年前确诊,每天服用莉西诺普尔10毫克治疗),肾结石,就诊时主诉有3天右睾丸疼痛症状,疼痛遍及睾丸右侧,间断,锋利,运动时加剧,休息时缓解。由于疼痛没有改善,遂患者前往医院就诊,且无高血压发作,头痛,出汗,潮红和心悸等情况。


体格及影像学检查:

经检查,该患者体温37℃,心脏81次/min,血压为137 /96 mmHg,氧饱和度为97%。最初的实验室结果显示轻度白细胞增多,且白色血细胞(WBC)计数为12,900个细胞/ mL。因有严重阴囊痛和WBC计数升高情况,通过睾丸超声检查,排除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或慢性睾丸疼痛等原因。腹部CT肾上腺检查显示,右肾上腺肿块比前期增大了5.1 cm(图1)。尿液和血清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结果显示升高,与影像学一致,提示为嗜铬细胞瘤。该患者经过手术,利用腹腔镜辅助右肾上腺切除术进行切除。病理报告显示,为1个大小6.2厘米的肿物,荚膜浸润,已扩展到肾上腺周围脂肪组织。患者在术后第三天出院,且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和随访,在出院后数周,睾丸疼痛完全消失。


图1:腹部肾上腺CT

表1: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

分析与讨论

患者没有嗜铬细胞瘤的典型症状,如高血压等,原因可能是在过去的2年中,患者一直服用降血压药物,掩盖了儿茶酚胺过高可能会引起的症状。通过CT检查,偶然发现肾上腺肿物,再进一步通过尿液和血液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的检测,为诊断该患者为嗜铬细胞瘤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检测


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是PPGL定性诊断的主要方法,包括测定血和尿NE、E、DA及其中间代谢产物甲氧基肾上腺素(MN)、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NMN)和终末代谢产物香草扁桃酸(VMA)浓度。MN及NMN是E和NE的中间代谢产物(统称MNs),它们仅在肾上腺髓质和PPGL瘤体内代谢生成并且以高浓度水平持续存在,故是PPGL的特异性标记物。因肿瘤分泌释放NE和E可为阵发性并且可被多种酶水解为其代谢产物,当NE和E的测定水平为正常时,而其MNs水平可升高,故检测MNs能明显提高PPGL的诊断敏感性及降低假阴性率。因此,推荐诊断PPGL的首选生化检验为测定血游离MNs或尿MNs浓度,其次可检测血或尿NE、E、DA浓度以帮助诊断,并且建议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LC-MS/MS)方法检测MNs。



参考文献:Patel, J. K., Reddy, V., Stepman, G., Angelo, D., & Frunzi, J. (2021). Pheochromocytoma Presenting as Testicular Pain: An Unusual Case Report. Case reports in endocrinology, 2021, 6699409.

报告查询

公众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