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788084(1).jpg

药物性肝损伤!TDM开展究竟有何意义?

前言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减少或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治疗药物监测(TDM)的重要意义,随着《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版)》的发布,国内临床诊疗过程中,部分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意义。

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等按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管理的药品,以及中药材、天然药物、保健品、膳食补充剂等产品,或其代谢产物乃至其辅料、污染物、杂质等所导致的肝损伤。复杂的药物种类,不同的处方和用药习惯,对人群异质性、损伤机制、风险因素、临床表型等认识的局限,以及缺乏特异性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有效干预措施的现状,使药物性肝损伤的及时识别、建立诊断、预后预测、临床管理和风险防控面临巨大的挑战。 


DILI在普通人群中的真实发生率很难确认,我国估算的年发生率至少为 23.80/10万 ,高于其他国家,且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而住院患者中的DILI发生率约1%~6%,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DILI是不明原因肝损伤的重要病因。因黄疽就诊的患者中,DILI约占2%~10%;因急性肝损伤住院的患者中急性DILI约占20%。值得关注的是,DILI正成为全球急性肝衰竭(ALF)的主要病因,其占比正在逐渐增加。


据报道,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至少有1000种,由于原发疾病的流行病学状况、处方和用药习惯、人群异质性等不同,各国或各地区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存在差异,我国引起肝损伤的最常见药物包括传统中药与膳食补充剂(TCM/HDS)、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免疫调节剂等。

药物性肝损伤分型与典型药物

根据发病机制,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固有型、特异质型和间接型。三者的损伤机制、临床特点与典型药物见下表。

表中可以看到:

第一,在损伤机制中,药物或代谢产物的肝毒性、代谢或免疫特异质、药物作用改变疾病与免疫状态,都是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第二,在剂量相关性中,固有型损伤与剂量正相关,这代表其血药浓度越高,损伤越大;特异质型中,药物需要达到一定阈值,例如药物警戒浓度;间接型中,剂量相关研究尚未明确。

第三,在典型药物中,多种药物目前已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如抗肿瘤类,抗生素类和免疫治疗类药物等,而这些药物本身涉及到的疾病是复杂的,使用这些药物的科室也多种多样,这就表明,部分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应针对人群进行精准覆盖,而非科室。

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因素

已知的风险因素可归纳为药物相关和宿主相关两大类。

 药物相关风险因素

具有潜在肝毒性风险的药物特性:

(1)剂量和亲脂性:对固有型DILI而言,肝损伤的发生风险与剂量呈正相关。特异质型DILI(idiosyncratic DILI,IDILI)传统上被认为与剂量无关。然而,一些研究结果提示,IDILI的发生可能需达到一定的剂量阈值。高亲脂性药物可能会增加IDILI的发生风险。高亲脂性(油水分配系数>3)和/或高日剂量(>100mg)的药物,即“两因素法则”(RO2),可能与IDILI风险增加有关。

(2)活性代谢产物(RM):体内RM形成在IDILI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将RM纳入RO2的新评分模型,可更准确预测IDILI的风险和严重程度。

(3)药物影响胆汁酸盐输出泵(BSEP)和线粒体功能:同时影响三磷酸腺苷(ATP)依赖性BSEP和线粒体功能的药物诱发DILI 的风险更高[24],如环孢素A、波生坦、曲格列酮和伊马替尼的肝毒性均与其抑制 BSEP 功能相关 。


药物相互作用:

一些药物在联合使用时可增加肝毒性。联合用药时的药物相互作用可通过诱导、抑制或底物竞争调节活性代谢物的产生,特别是通过CYP450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从而影响个体发生IDILI的风险。联合使用CYP450酶诱导剂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时,可增加丙戊酸的肝毒性风险。同样,利福平作为一种强效的CYP450酶诱导剂,与异烟肼联合使用时可增加抗结核治疗时肝毒性风险。

宿主相关风险因素

非遗传因素:

(1)年龄:年龄并非是所有药物引起DILI的一般风险因素,但可能与特定药物有关。例如,高龄可增加异烟肼、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呋喃妥因等药物引起肝损伤的风险。

(2)性别:目前尚无充分的证据表明女性对所有药物引起DILI 的风险更高。但女性对某些特定药物的易感性更高,如米诺环素和呋喃妥英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

(3)酒精(乙醇)和妊娠:目前无证据表明长期饮酒是全因DILI的风险因素。但大量饮酒可增加特定药物(如APAP、异烟肼、甲氨蝶呤和氟烷)的DILI风险。由于很少用药,孕妇发生DILI整体少见,四环素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增加妊娠期DILI 风险的药物。

(4)伴随疾病:伴随疾病增加DILI风险的整体证据有限。现有证据并不支持糖尿病和肥胖会增加全因DILI的易感性,但可能会增加某些特定药物的DILI风险,如他莫昔芬和甲氨蝶呤相关的脂肪性肝病。


遗传因素:

DILI的遗传易感性涉及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等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DILI的重要决定因素。CYP450的遗传多态性,可能与某些药物的DILI 风险增加相关。HLA 基因多态性与一些特定药物的DILI风险也被报道"。最近的大型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结果显示,PTPN22的rs2476601变异增加了多种药物的DILI风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特比萘芬、氟氯西林和氟哌酸等。需提醒的是,目前报道的与特定药物DILI风险增加相关的HLA或非HLA的基因多态性,可能还与某些生理或其他疾病状态相关,在推广到临床应用前尚需进一步验证。

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因素较为复杂和笼统,侧面反映出目前对于药物肝损伤机制的研究尚未完全,这代表在诊疗过程中,部分药物的使用方法尚未完善,经验性用药与个体差异化的问题难以解决,患者的肝损伤风险与程度无法评估,用药安全性问题便尤为突出,其血药浓度监测也就更为重要。

从药物性肝损伤看治疗药物监测

在《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版)》中,专家组对于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给出了许多建议,例如以下两条推荐意见: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防治是一个系统性的课题,也是一个极大的难点,原因如下:

(1)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合并多种慢病服用多种慢病治疗药物的人群巨大;

(2)不规范用药、不合理用药较为普遍;(3)非肝病专业的医务人员对DILI的诊断和管理尚不熟悉;

(4)制药企业对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的风险管理措施尚不完善;

(5)公众普遍缺乏对药物安全性尤其是DILI的认知。


治疗药物监测(TDM)则是DILI防治在诊疗环节中的有效手段,目前临床对DILI的评估基本上基于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出现不良反应,TDM则是对DILI发生的根源进行提示与预警,其最终目的与最终意义是同一点:

提升用药安全性,守护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3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3,31(4):355-384.DOI:10.3760/cma.j.cn501113-20230419-00176-1.

报告查询

公众号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