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9788084(1).jpg

几个问题带你了解质谱检测项目(第二期)

治疗药物监测-TDM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以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原理为基础,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手段如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血液、尿液等)的药物及代谢物浓度的检验项目。

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医院逐渐开展了TDM工作,近30年TDM已发展为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设计和个体化给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目前质谱法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药物监测的首选方法。

那么,你对TDM了解多少呢?

TDM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TDM的适用场景有哪些?

TDM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我们不妨带着这几个问题接着往下看。

答案就在下面 

TDM的目的是探讨患者体内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个体的最佳治疗剂量及最佳用药方案,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TDM的意义:

1. 提高药物治疗疗效,通过TDM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治疗药物快速达到有效浓度,实现精准治疗,减少选药、换药、停药、调整药物剂量的盲目性。

2. TDM可以及时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进行定性、定量检测,针对有效的采取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

3. 不同人群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和用药依从性同,通过TDM可以帮助寻找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因。

4. 提示药物相互作用,解决药物间的相互影响。药物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对于合并用药较多的人群,通过TDM可以个体化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不同治疗药物。

5. 此外,TDM还可以鉴别假冒伪劣的药品、为医疗质量事故提供证据、促进学科发展等

TDM的适用场景:

1. 安全范围狭窄的药物 治疗指数低,毒性大的药物 地高辛、锂盐、茶碱等。


2. 呈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随剂量增大, 血药浓度不成比例增高,并伴随半衰期明显延长。剂量稍有变化血药浓度就急剧升高而中毒,这种现象称为酶饱和动力学。


3. 药物动力学个体间差异大的药物。


4. 老龄患者、新生儿及婴幼儿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健全或衰退,药物排泄较成人缓慢,易引起药动学参数改变。


5. 用于预防性长期治疗的药物,如抗癫痫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用于在症状发作前的预防性用药,必须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是否在有效范围内。


6. 口服吸收不规则的药物。胃肠道吸收不良,或药物在肝脏首过消除显著,或达到饱和剂量呈现零级如阿司匹林、三环类抗抑郁药


7. 解救药物过量中毒或在常量下即出现毒性反应的病例。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可以鉴别中毒药物,掌握病情信息,采取应急措施指导抢救。


8. 有耐药性或成瘾性的药物,药物反复应用后加大剂量疗效并未增强,可能产生耐药性或成瘾性,通过监测可进行鉴别诊断。


9. 某些药物联合用药可能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者如红霉素与茶碱联用,奎尼丁与地高辛联用,会使茶碱及地高辛血药浓度增高,需要调整剂量。


10. 患者依从性差,与医师不配合,违反医嘱用药的情况 通过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依从性,树立对药物治疗的信息,接受给药方案。


影响TDM的主要因素:

1. 生理因素:

(1)年龄,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较成人慢;局部外用药物吸收较成人快;药物在脑脊液中分布较多;半衰期延长。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代谢、排泄减慢,半衰期延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常规剂量也出现毒性反应。

(2)性别:女性较男性敏感

(3)肥胖:Vd增大,半衰期延长

(4)遗传:不同人种,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家族对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整个过程均可存在一定差异。遗传导致个体之间药酶代谢速率不同,代谢速率直接影响谷浓度检测结果,高代谢速率者血药浓度降低,低代谢速率者血药浓度升高。

2. 合并用药:合并使用药物中,有药物代谢酶的抑制剂或诱导剂,且同时服用被抑制或被诱导酶的底物药物时,会发生药代动力学方面的药物-药物相互作用。

3. 饮食与生活习惯:部分食物(包含水果、饮品等)存在影响药物摄取与代谢的成分,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某些药物代谢酶活性。

4. 病理因素:当患者存在炎症或感染时,会影响肝脏的药物清除速率,当患者存在一些影响摄取与代谢的其他疾病时,也会对血药浓度产生影响,如肝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酶活性下降,代谢能力减弱,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肾功能不全时,肾清除能力下降,血药浓度升高,患有心脏疾患时血液动力学影响药物转运、吸收与代谢,患有胃肠道功能失常或环境改变时,均对药物吸收产生影响,还有部分疾病会影响药物与载体蛋白的结合等等。

5.患者依从性差:未按医嘱剂量服药导致血药浓度结果异常。

影响TDM的其他因素:

治疗方式的不同可能也会给TDM的检测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报告查询

公众号

返回页首